前方乃是未踏之旅

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幅度从远处逼近。 --三岛由纪夫

前方乃是未踏之旅

这是Fate/go国服三周年的标题,作为忠实的“月球人”,这个游戏已然陪我度过了1000天整,凑巧的是,这第1000天,也是我远赴大洋彼岸的日子。

现在是二〇一九年八月十七日晚,再过十二个小时,我就登上了前往华盛顿的飞机,开始人生新的篇章。此时我正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的酒店中写下这篇文章,望多年之后的某个闲暇之余,我无意识的再次翻到它,看看这个曾经稚嫩的自己,看看这颗是否依旧执着的心。

出行与决绝

自大二暑假开始,我准备赴美读研已经过去了两年有余,并且成功实现了当初定下的目标,进入一个不好不坏的学校,开始紧张忙碌的研究生学习生涯。

虽说已经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和努力,并在嘴边挂了无数次的“我要出去”,但是真的走到了今天,与家人父母朋友同学告别即将远行的日子,内心是激动的,是沉重的,是充满希冀的,也是忐忑不安的。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好在一个非母语国家独立生活的准备,也不知道在未来自己是否还能坚持现在的目标,唯一知道的就是,现在的我只能咬钉嚼铁负重前行。

在我签证期间,正是中美贸易战最紧张的时候,我的计算机专业自然而然的被标记上了“敏感专业”的头衔,我自信满满的认为有过一次美国签证的我签证会很顺利,然而区区人力之行,充其量不过是秋风中飘零的一片树叶而已,我被check了。还好,我室友凯齐也被check了,至少有人陪我,我心里很平衡。

今天早上离家前,特意去看了看家人,爷爷的拥抱姥爷的送别,大姨老舅他们的那句“注意安全锻炼身体”,父母在安检区域外的笑着挥手告别,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鼻头酸酸的笑着说“没事,我走了”后转身迈进候机楼。虽然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随时随地可以和他们视频聊天,但不知下次拥抱牵手是何时。

人生就是不断的离别和重逢,我别无选择。

留恋与憧憬

高考后那个夏天,在我走出成电自主招生物理考试的考场时,我已经知道了成电与我无缘。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当时西电在长春招生的李希文李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报考了西电软件学院。在本科期间,李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引很多,感谢李老师对我的付出。

四年弹指一挥间,西电软院在历史的进程下与计算机院合并了,随之消亡的就是我在西电最美好的回忆–SSSTA软院科协。说是消亡并不准确,只是和计算机院科协合并了而已,但是那个陪我度过了无数欢乐时光的G302不在了,我对西电唯一的留恋也消逝了。

软院科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进了里面感觉像回家一样,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在里面。拉我入坑的是入学时认识的一个长春研究生学长陈昇辉,真正引我入行的是孙铭和大左,感情最深的徐志宇老变态,能说会道的刘皇叔,最佩服的是徐普和尹大人,可爱的滔滔和经常打游戏的黄大人,还有当时成天做我对面的胖子王亚彬,后来的室友谢仑辰,混的最熟的姚翔宇陈嘉睿和张师睿,以及最后成为现充的游朝阳和宋仕博。除了最开始的那三个室友,这些人陪我度过了大学最欢乐的时光。

有些自大的说,曾当过一年的主席的我对其有着稍微的贡献,当时主张成立的游戏组目前已成发展成学校内第一家独立游戏工作室–Nova,并且有着很多优秀的学弟开发出了很多杰出的作品,内心还是有着些许的自豪的。

当然我的那三个室友也很可爱,虽然刚入学时和他们有些小矛盾,但是在时间的作用下相互了解,对我而言他们已然成了家人,考研上岸但有些脱发的严浩奇,喜欢说唱重感情的程伟,和不断被我们说媒的王光辉,与你们相处的时间很短,留下的记忆很长。

当然最舍不的是从小玩到大的那些伙伴,虽然在北京签证时见到了韩静轩和王岑,但是那也是近三个月之前的事情了,也不知道下次相见是什么时候,你们过得如何。

哥伦布曾言:“不问脚下,只看前方”。我不知道未来等待我的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选择的这条路很难走;我不知道未来我能走到多远,但是我知道接下来的这条路,有人陪我一起走完。非常庆幸,高中同桌于凯齐跟我报了同一所学校,尽管专业不同,但是未来这段求学生涯不会那么孤独。

未来是缥缈无根的,同时未来是满怀憧憬的。我不能说未来的自己一定是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但是我敢说未来的自己仍然对技术充满激情,对文学充满热爱。

经过长时间的挣扎,我在目前这个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最火的时代,放弃了这个方向。我从大二就开始学习机器学习算法,那时国内的大环境还没有如此般高潮,相比于现在的神经网络如过江之鲫,那时正方兴未艾。

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大二时在学校举办的“星火杯”答辩中,老师问我是否会继续研发这个应用时,我说“不会,目前正打算深入学习机器学习”。回忆起当时老师被我说的一脸懵逼,然后到现在全校都在深度学习,想想都十分可笑。

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硬件算力的发展,使得在上个世纪提出的机器学习算法在如今蓬勃发展,我还是那个观点,现在的我错过了最好的时代,如果真的想继续在这个领域发展,读博深造是必然趋势。不想读博的我自然不敢去尝试以一个硕士身份去应聘竞争逐年激烈的AI岗位。

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怕找不到工作罢了。也许陈嘉睿的观点是对的,转身投入到基础甚至底层的开发研发中未免不是一个不好的选择。

当然,四年的本科学习教会了我不止书本上的那些东西。作为一名真正的程序员,除了不止要掌握多门程序语言和多种数据库、了解前后端相关技术、通晓网络七层架构、知道TCP/I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编写漂亮易读的代码、设计优美简洁的架构,还要解决研发、程序运行和产品上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要努力做到以最小的代价来解决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系统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掌握的东西不局限与某个点上;要去主动选择技术方向而不是被动等待在保持对新技术热爱的同时不过与保守;以及去积累学习或者事业道路上的经验

编程技巧和程序设计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比其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稳狠准。现在国内有些公司过于追求年轻人的学习能力,而忽视了老手依靠时间、经验和惨痛的教训积累下的经验。这样做确实会缩短研发新产品的时间,但是会逐渐埋下安全隐患。

我出去的目的当然是顺利毕业后斩获大厂offer,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与我竞争的同龄人不乏天才,我自认没什么天赋,只能依靠勤能补拙这个笨道理。我无法对未来的结果做出保证,但是我可以保证无论未来会是怎样的结果,我都能问心无愧的对自己说“你尽力了”而已。

尾声

再过一天不到的时间,我就已经到达的地球的另一边,开始新的冒险新的征程。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回首,感慨颇多。

这一路走来,说不上多辛苦,但是庆幸的是我心里很清楚,正是因为那一点点的在乎,才使我执着这段旅途;正是因为那一点点的执着,才使我忍得住寂寞一个人聊胜于无;正式因为那一点点的寂寞,才使我在这滚滚浊世绝不把梦交出,尽管过程多残酷。

心偶尔酸酸的,汗与泪是咸咸的,但是希望是暖暖的。未来必定曲折忐忑,但是总有一天这些都将被抚平。人的生命如果只有一次的话,那总是需要去看写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这样才能让不能重来的游戏玩的尽兴些。

是夜,几人相思,几人眠,几人忧愁,几人怜。